記者 莊冠蓉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對榮昌來說既是一次千年難得的重大發展機遇,也是落實黨中央總體部署的政治任務。要把榮昌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關鍵是用新思維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如是告訴記者。

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
攝影/莊冠蓉
曹清堯以近幾年榮昌在幾個地方特色產品的轉型升級為例佐證他的觀點:比方說,榮昌過去是一個生豬調出大縣,一個仔豬基地。如何給榮昌豬數據化、智能化賦能?如何圍繞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的培育,把養殖、加工、銷售環節打通并延伸到獸醫、獸藥、畜牧機械等領域,形成全產業鏈?榮昌建立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著眼國內外市場深度整合產業鏈,已經初見成效。比如陶瓷,在傳統陶瓷產品基礎上開發出陶瓷薄膜、特種陶瓷及其他相關產品,實現建筑陶、衛生陶轉型升級,產值已經超過了百億元,已經蛻變為一個新材料工業。再如,榮昌夏布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讓夏布既走進藝術殿堂,又走進百姓生活,如何跟文創產品、家居產品、日常生活如結合起來,從而把這一匹布做好?做好了,產業就升級了。
榮昌已經嘗到了甜頭,2019年、2020年,榮昌連續兩年實現了經濟增速居重慶各區縣第一。
“只有落后的技術,沒有落后的產業。”曹清堯表示,榮昌地處成渝接合部,成渝兩地這條連接帶中部薄弱就薄弱在產業上。榮昌要貫徹總書記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著力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平臺,以建設國家畜牧科技城為平臺,建設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同時建設具有國內影響力的陶瓷創新中心、具有西部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研發中心,為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建設產業經濟高地,以消費品工業為重中之重,著力打造6+1的產業體系,特別是大力發展食品、醫藥、陶瓷、服飾工業,在成渝兩地雙城經濟圈中打造一座現代消費品工業城市。
三是繼續拓展開放融合的新格局,向市外開放、向國際開放,更要著力于跟毗連地區的合作,推進以人為中心的各種生產力要素整合,實現一體化發展。
四是建設一個綠色宜居新家園。在產業引進和發展中,要把環境關,認真踐行好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論”,建設一個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的幸福家園。
曹清堯表示,“十四五”期間,榮昌將聚焦國家畜牧科技城、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西部樣板區、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區,把榮昌建設成為一個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