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童彤)對于中國外貿而言,若用一句話概括剛走過的2020年——“始于諸多不確定性帶來的多舛開局,終于諸多歷史新高紀錄取得的碩果累累”可謂高度精煉。
近日,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繼2020全年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之后,被視為衡量一國家和地區開放程度的外資利用情況,同樣錄得不降反升、規模創下新高的喜人成績。
根據商務部消息,2020年,我國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圓滿完成穩外資工作目標。
其中,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折合1443.7億美元,同比增長4.5%;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在規模創下新高的同時,引資結構也獲進一步優化。其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67.7億元人民幣,增長13.9%,占比達到全部引資的77.7%。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8.5%。
如此喜人成績的取得,有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加劇逆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的背景,更彰顯了中國自身秉持高度對外開放戰略不動搖的決心。一直以來,對外開放作為我國基本國策,始終高度重視對外資的引進與利用,由此迸發出的獨特作用,正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尋求高質量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
“中國作為全球最吸引外資的國家之一,優勢和特點在2020年表現更為突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認為,疫情的有效防控讓經濟得以穩定和逐步復蘇,鞏固了世界經濟和產業鏈發展,這些都讓世界各路資本尤其是優質資本越來越堅定到中國市場投資的決心。
對于2020年中國外貿的表現,商務部評價認為,中國不僅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還為全球貿易貢獻中國力量,穩住了外貿產業鏈供應鏈,一方面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恢復,另一方面有力支撐國際供應鏈運轉,滿足疫情期間各國人民居家生活和工作需要。
王晉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過去的改革開放積累下來的成功經驗,對外詮釋了我們一方面主動放開市場的同時,積極吸引外資,擴大貨物和服務進口,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研發力度。“中國市場自身的不斷壯大也在不斷轉化為對世界經濟的正面貢獻,而不斷提升的國際市場份額和日漸成熟的技術儲備和全產業鏈優勢也將對吸引包括外資在內的各路資本帶來正面作用。”他說。
可以預計,通過不斷擴大并積極吸引外資,從而帶動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正面作用還會繼續凸顯。商務部也指出,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穩外貿、推動外貿創新發展,更好發揮外貿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全球經濟大循環的關鍵樞紐和主渠道作用,努力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