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本報記者 張煒
新年以來,公募基金頻頻上演熱銷搶購場景。1月18日發行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認購規模超2370億元,創公募基金史上單只新基金認購規模新高。該基金募集規模上限150億元,配售率或僅為6.3%左右。
近兩年,A股上演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跑贏大盤,賺錢效應突出。這使得新基金發行持續火熱。一項統計顯示,1月4日至11日全市場發行基金數量達12只,發行總份額達989.97億份,接近去年1月的月度發行總份額(1056.93億份)。截至1月15日,今年以來已誕生8只百億爆款基金,首募規模超50億元的基金達17只。
無獨有偶,新年以來熱賣的還有私募基金。寧泉資產1月15日通過興業銀行私人銀行渠道首發的私募產品,上限規模為100億元,當日就公告“順利結束募集”。1月18日,石鋒資產的三年期封閉產品發售,1200個名額在短短3秒鐘就被搶光。
新基金發行火爆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市場流動性充裕,股票投資回報預期較好。無論A股還是港股,現階段的投資者信心較強。繼南向資金1月11日創下凈流入港股194.86億元的歷史新高后,18日凈流入229.7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場普遍預期,低估值的港股出現牛市的可能性較大。新年以來發行的新基金,有的將兼顧港股投資。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基金經理馮波向媒體表示,將重點關注性價比較高的港股投資機會,以及A股中估值合理、具有競爭優勢的公司。
其二,個人投資者參與公募基金的積極性顯著提高,間接入市漸成趨勢。近兩年,A股賺錢效應帶來的投資者入市熱情,主要表現為買基金而不是散戶開戶直接入市。深交所的個人投資者調查顯示,2019年參與過公募基金交易的受訪者較上年大幅增加17.2個百分點,占45.8%,為近四年最高水平;其中,30歲以下受訪者參與公募基金比例為49.4%,較40歲以上受訪者參與度高7.5個百分點。有市場人士稱,隨著“炒股不如買基金”現象突出,以及年輕人在投資者中的占比提高,通過間接入市的特征會更趨突出。
其三,明星基金經理“吸金”能力強。“日光”的基金主要由明星基金經理擔當,這些基金經理近年業績優異,得到市場認可。執掌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的馮波,擁有逾19年基金從業經驗及14年投研經驗。他管理的易方達行業領先混合基金,近兩年累計收益率超過190%。1月4日一日售罄的富國均衡優選基金由楊棟擔綱,而楊棟管理的富國低碳新經濟混合基金近兩年收益率超過220%。
新基金熱賣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對A股新年行情有利。但有市場人士提醒,投資者不宜用短線思維進行基金投資。歷史數據證明,長期投資才能大概率跑贏大盤,并獲得較為理想的回報。展望2021年,機構普遍認為應適當降低收益率預期。去年包攬公募基金前四的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近日表示,2021年不能再期望有過去兩年那么高的收益率,但資金向權益市場流動的趨勢在加強,投資結構性分化會加大。